教育教学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教师频道 > 教育教学 > 教学活动 >

文章详细

2017年11月22日14:40至16:10,遵义四中数学组40岁以下的老师在一号教学楼9号和2号录播教室参加了教研活动。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,一是信息组窦熳老师教大家制作微课;二是数学组王景老师分享成都学习微课制作的心得。

一、课堂改革势在必行,授课方式悄然改变

现任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旗帜鲜明的指出“课堂改革势在必行”,随之而来的是授课方式的改变。传统的“老师讲,学生听”的课堂已经因为存在诸多弊端而越来越受到质疑甚至被抛弃。填鸭式,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,所以如何将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了课堂改革的切入点。由此,翻转课堂的形式应运而生且受到推崇。因此翻转课堂中所用到的微课(并行教学),慕课(串行教学)的要求与日俱增。因此,对于“微课是什么,怎么做微课,怎么做好的微课”就提到了空前的高度。

基于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,遵义四中提出了“三元课堂”,并要求录制部分微课用于课堂教学。因此,信息组的老师主动承担起教全校老师制作微课的任务。其中窦熳老师专门培训数学组的老师


窦熳老师首先介绍了学校对微课制作的要求,然后亲自教大家怎样使用录课软件,让所有的老师听的如痴如醉,受益匪浅。都跃跃欲试,想把微课制作的高大上。对于有不懂的地方,窦老师认真耐心的讲解,让每个老师都能够独立的完成微课录制。

二、走出去学经验,带回来提能力

11月初,学校组织了9大学科的老师赴成都学习微课慕课的制作。数学组派出了王景老师参加,王老师已于当天对老师们进行了二级培训,分享了心得。到成都时是听的桂林理工大学陈三明教授的课,他把整个微课的制作技术分为了“春夏秋冬”四块,着力于微课的精美制作与发布。



王老师分享微课特点是“短小精悍”,短即为“时间短,不能超过5分钟”;小即为“主体小,容量小”;精即为“精心设计,精致制作,精良讲解”;悍即为“学习效果震撼,令人难忘”。老师们听后都发出共鸣,要制作好微课,必须严格按照这几个要求来,否则会弄巧成拙,影响教学。

两节课的教研活动时间,老师们受益匪浅,对微课有了深刻的认识,对微课的制作有了一套技术和方法。期待在以后的教学中,数学组的老师们能够走在课改的前面,能够让自己的课堂生出无限精彩!




延伸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