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育园地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德育园地 > 国旗下的讲话 >

文章详细

听课也是一门学问

——在遵义四中2014—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7周国旗下的讲话

(2014年12月15日)

高二级部主任   孙武红


经常有同学非常困惑的问我:我学习挺努力的,可是,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?我不禁反问:你会听课吗?他们开始笑,在他们看来,听课根本不是问题,自己的脑子笨才是关键。可是,我一直认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别的,就是因为不会听课。

每节课虽然都是45分钟,但是否会利用,效果大不一样。利用得好,45分钟的利用率可以达到90%以上,利用不好,利用率可能只有20—30%。“听懂每一堂课”是成功的第一法宝,有一种说法叫“课堂走神1分钟,课后需化半天功”。课堂上的45分钟如何利用,大有学问。

听课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。他跟你的身体状况、情绪状态、知识储备和听课技巧等因素都有关系。如何才能成为听课高手呢?

一、每天坚持累计1小时左右的体能锻炼,为课堂45分钟高度集中注意力储备足够的脑力。另外养成课间10分钟坚持做一些轻体力健脑动作的习惯,像揉揉太阳穴、伸伸懒腰、压一压腿等都是很不错的活动。

二、调整好听课的心态。特别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科,你可以找来一张白纸,认真列出喜欢这些课的若干条优点和理由,慢慢的说服自己喜欢这些课,进入积极的听课状态。

三、课前预习环节一定不能省。有人说作业都做不完,哪有时间预习。其实如果预习好了,听课效果就好,作业做得就快,预习的时间自然就节省出来了。这就是优生的诀窍之一。如果时间确实很紧,怎么办呢?一是选择性预习,对掌握较好的科目,少预习或不预习,对掌握不好的科目,多预习。二是可以在上课开始前花23分钟快速浏览预习。三是听课过程中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时间预习。

四、课堂上的听课技巧。上课一定要做到眼看、耳听、手记、脑想。其中大脑紧跟上课内容是关键。有些同学上课拼命记笔记、抄板书,出发点是好的,但却没有理解老师讲的内容,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课堂上的内容,自然得不偿失。记笔记要把握三个原则:1.宁可笔记记不全,也要先听老师讲课的内容。2.课本上已有的内容,不再做详细的笔记。3.不抄老师的板书,而是重点记老师的分析思路和方法。

五、晚自习在完成每科的作业前,不要着急动笔,先闭上双眼,放松身体,把今天听课的重要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回味一遍,这样才能使学习的内容真正印在脑海中。

同学们,高中三年的学习如同一场马拉松比赛,拼的是体能和耐力,比的是方法和技巧。成功的人不一定都是高智商的人,但所有成功的人一定都是能吃苦的人。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学习能吃苦,一辈子受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