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细
【校友活动】走近FAST——遵义四中82届高二(3)班校友活动纪实
发布时间:2016-06-13 15:55:00 来源:党政办公室、校友工作室 阅读次数: 次
经过微信群里几天的酝酿热议,遵义四中82届高二(3)班的同学们相约,五月的某个周末去黔南州平塘参观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。
5月22日上午8点从遵义出发,中午到都匀与贵阳、广州的同学集结,一路欢声笑语,下午三点多到达平塘县克度镇,在临时板房宣传厅短暂停留,观看科普短片和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规划沙盘,初步了解射电望远镜概况后,继续乘车,沿崎岖山路颠簸近半小时,终于在尘土飞扬中见到了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”的牌子,这就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(英文缩写FAST)台址。停车下来,同学们带上蓝、白色的安全帽,新奇感和好奇心一扫旅途疲惫,兴致勃勃地随工程师走近FAST。
这里小地名叫大窝凼,是一个漏斗状溶蚀洼地,四周青山环抱,经过15年的选址才确定把这里作为FAST台址,它具备射电望远镜建设的苛刻条件:无电磁干扰、天然洼地工程量最小、喀斯特地质条件使雨水迅速渗透而不淤积腐蚀损坏设备等等。FAST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,总投资近7亿元,预计2016年9月建成,它是世界上在建和计划在建的口径最大、威力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,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,它可以观测到宇宙边缘微弱的电磁波,未来20-30年它都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,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寄希望通过这只最大的“天眼”找到外星人,并且解开宇宙起源之谜。
走近“天眼”的确非常震撼:这口世界上最大的“锅”直径500米,绕一周1600米,6000多根特殊材料制成的绳子筑成一张网,网上镶嵌三角形铝合金板,形成一个完美抛物线形的“锅底”(反射面)用于接收电磁波并将其反射至焦点处的接收器,“锅底”有30个足球场大,约25万平方米,由46万块三角形铝合金板拼接而成,“锅”的四周有6座180米的铁塔,用来吊起位于“锅”中心(抛物面焦点)的接收器,我们站在由50根6-50米高低不等的钢柱架空的圈梁上,趴在“锅”边往下看,接收器不过脸盆大小,其实它有30吨重,也远不只脸盆大小,如果此时从天上往下看,站在“锅”边的我们小得像只蚂蚁,有恐高症的同学在圈梁上呆一会儿就离开了,因为从脚下看去,真的有点眩!
听工程师介绍,一旦在遥远的某个恒星上有理性社会及文明存在的话,他们的活动所产生的无线电波(电磁波的一种)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向外发送,并很可能传到地球,我们在地球上建造了这种电磁波接收装置,就可能接收到外星球发射的电波,从而获得地外文明的信息。当然,这仅仅FAST的一项工作,实际上它承担着探索宇宙更多奥妙的使命,它的建成将把这个偏远荒凉的山窝窝变成世界级射电天文研究中心。
此刻时至下午五点,阳光斜照至“锅”底反射到我们脸上,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,想象我们身旁的大“锅”链接着宇宙星辰,每个人都开始无边的遐想。人类因天真而执着,因梦想而伟大,我们的目光越来越远,我们的足迹也将越走越远。
文/王平,图/洪流